新年第四天,四川天府新区就迎来“开门红”,四川天府新区重点项目集中开工暨紫光IC国际城项目启动仪式举行,总投资3084.07亿元的31个项目集中开工和启动,宣告天府新区功能区建设进入加速发展新阶段。
备受关注的紫光IC国际城项目于当日启动建设。该项目总投资约2000亿元,瞄准我国高端集成电路产品设计、制造等薄弱环节,汇聚全球高端科技产业链,旨在打造世界一流的半导体产业基地。
这是2018年项目工作的开端,更是2017年项目年我省项目推进“量”“质”双优的延续。
2017年12月11日,四川省2017年第四季度重大项目暨污染防治“三大战役”重大项目集中开工仪式在成都新都区举行。全省1390个重大项目集中开工,总投资7132亿元。其中,成都共有181个重大项目集中开工,总投资1491.1亿元……
这是我省项目推进工作“量”的提升。
2017年10月26日,成都京东方第6代柔性AMOLED生产线量产暨客户交付仪式在蓉举行,标志着中国柔性显示技术已达到世界领先水平,中国在新型显示技术方面处于全球引领地位。占地面积41万平方米,相当于7个水立方;建筑面积67万平方米,相当于2.5个鸟巢;最大单体建筑41.3万平方米,业界同类建筑最大……位于成都高新区的BOE(京东方)成都第6代柔性AMOLED生产线项目,堪称名副其实的世界级“超级工厂”……
这是我省项目推进工作“质”的提升。
在项目工作推进上,“量”“质”双优,是四川省2017年扎实推进“项目年”工作的一个缩影。
2017年是四川省确定的“项目年”,也是精准招商年。“项目年”叠加“招商年”,背后的深意在于,要把项目工作作为经济工作中提纲挈领、纲举目张的重要抓手,以此扩大有效投资需求,激发经济活力。
一年来,省、市、县狠抓项目推进,从谋划、引进到保障一条龙,推进工作不断完善。战略性新兴项目落地不断增长——2017年1-11月,全省固定资产投资增长10.6%,比全国平均水平高3个百分点;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完成29618.1亿元,同比增长10.2%,其中,固定资产投资(不含农户)28855.4亿元,增长10.6%,增速比全国高3.4个百分点。1-11月,固定资产投资到位资金29633.0亿元,同比增长10.4%。
调整重大项目分类
增加全面创新改革等类别
时间回到2017年2月,四川省政府召开全省2017年“项目年”工作电视电话会议,提出2017年“项目年”工作的目标是“见成效”,加快项目的组织推进,加快形成较完善的产业链和较集中的产业集群,切实提升项目工作水平。
年初早动手,年末又部署——这是“项目年”的四川动力。
2017年省委经济工作会议上,省委就把2017年确定为“项目年”,把项目作为经济工作提纲挈领、纲举目张的重要抓手,以此扩大有效投资需求,稳定经济增长。
围绕这个抓手,四川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项目攻坚,年初印发《四川省重点项目管理办法》,对重大项目分类作出重要调整,在省重点项目名单内专门增加全面创新改革、重大科技成果转化等项目类别。这是全省推进重点项目建设的一个新举措。
此后,四川省政府办公厅进一步完善四川省重大引进项目协调推进工作机制,优化督查、考核各市(州)重大项目引进工作,检查落实重大引进项目推进进度。
围绕这个抓手,四川省委办公厅和省政府办公厅联合印发工作方案,继续建立常态化的领导联系督导重点项目机制,要求省领导实地调研督促联系点重点项目不少于两次,省直相关部门和市州等负责人每季度调研联系重点项目不少于两次。
推动项目建设,我省建立省重点项目督导督查和稽察机制。对进展滞后的项目特别是中央预算内投资项目,将加大稽查力度。按月分析通报重点项目进展情况,强化重点项目督促考核。
全省狠抓项目蔚然成风,一大批项目火热开工,目前,700个省重点项目正加快推进。2017年1-11月,全省固定资产投资增长10.6%,比全国平均水平高3个百分点;1-11月,省重点续建项目完成投资3667.5亿元,已超额完成年度计划目标,为全省经济保持平稳增长奠定了坚实基础。
从谋划、引进到保障
一条龙推进体系不断完善
态势形成,如何推进?2017年,我省从谋划到引进,再到保障建设一条龙式的推进体系已然形成。
2017年10月底,备受电子信息行业关注的格罗方德12英寸晶圆成都制造基地项目芯片厂房封顶。项目总投资约100亿美元,是格罗方德在全球规模最大、技术水平最先进的生产基地,也是四川史上最大的外商投资项目。
早在当年2月,这座全球第二大晶圆代工厂格罗方德半导体股份有限公司在成都高新区启动12英寸晶圆制造基地项目(即代号为“Fab11”的格罗方德晶圆代工厂)。5月,又宣布将与成都市合作,共同推动实施FD-SOI生态圈行动计划,在成都建立一个世界级的FD-SOI生态系统。
短短数月,格罗方德12英寸晶圆成都制造基地项目以及FD-SOI生态圈建设快速推进,实现“加速度”。
从引进到落地,再到快速推进,项目的背后,折射出四川推进“项目年”的完整轨迹,这个轨迹涵盖了从谋划到引进,再到保障建设一条龙式的推进体系。高速高效推进,已成为我省抓项目的关键词。
重谋划,把握多个国家级战略叠加机遇,主动对接。“围绕全民创新改革试验等重点(国家战略)谋划四川重点项目”被写入省级相关部门工作部署。在泸州,定期“听讲”国家战略讲解培训,已成为相关部门不成文的规定。
重引进,推动“请进来”与“走出去”相结合。积极搭建西博会、中外知名企业四川行等国际化、高端化招商平台,2017年仅这两项就带动超过1.2万亿元投资额和1400多个项目,除上述两个重大活动外,我省还围绕重点产业,开展石墨烯、军民深度融合、半导体、汽车等十场专题活动,促进重点产业集群集聚集约发展,力争全年引进到位国内省外资金9700亿元。
重保障,做好服务工作。2017年初,项目年的号角一吹响,我省就明确从土地、金融、制度等关键要素方面支持省重点项目。确保省重点项目用地,没有项目因用地卡壳;设立产业投资基金,构建融资担保体系,建立“全链条”的项目保障机制,从项目审批核准快速通道,跨地区、跨部门重难点协调制度,到督导稽查机制、考核奖惩机制和定期通报机制,逐月逐季度督促检查省重点项目推进情况。我省还将审计制度引入项目推进中。对项目审计中发现的重要线索和重大违规违纪问题,一查到底。
围绕产业链+价值链
战略性新兴项目不断增长
在扩大投资规模的同时,更要注重质量。2017年,我省项目新发展动能不断涌现,随着一批重大项目落地投产,战略性新兴产业增长强劲。
2017年12月12日,中国航发四川燃气涡轮研究院研发总部项目在成都正式开工建设,该项目总投资11.5亿元,占地约189亩,项目投用后将建成国家级航空发动机研发中心。中国航发四川燃气涡轮研究院隶属于中国航空发动机集团,是我国航空发动机三大主机所之一,此次开工建设的研究总部,预计将于2019年底前完成项目工程建设。
同一天,在四川大学华西校区,转化医学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四川)项目同步开工。作为我国首个生物治疗转化医学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该项目有望推动生物治疗新药研发周期从10到12年缩短到5到8年,极大推动全球医学和生物医药产业发展。
在眉山,同时开工的还有全球最大产能的一条第5代TFT车载显示屏生产线。作为眉山建市以来最大工业项目,该项目将带动当地新型平板显示产业跨越一大步。
格罗方德公司格芯12英寸晶圆项目、成都中电熊猫第8.6代薄膜晶体管液晶显示器件生产项目……2017年一系列“高精尖”项目开工或加快建设。
这样的高端产业项目在2017年的省重点项目名录中十分耀眼。“支撑性强,集聚度高,是2017年项目的普遍特征。”省发展改革委相关负责人介绍,“新”是2017年省重点产业项目的关键词,围绕完善产业链、提升价值链抓项目,是全省抓项目的大势所趋。
培育“新字号”——2017年2月,我省明确规定新技术、新产品、新业态、新商业模式项目,原则上不受投资规模限制,不符合产业、环保、用地等相关政策的项目,不得列为省重点项目。省重点办相关负责人介绍,2017年名录中的现代服务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项目越来越多。新项目、高精项目成为我省推动经济转型升级的重要渠道。
深度开发“高字号”——以“互联网+”、智能制造等推动传统机械制造向节能环保装备制造、高端装备制造、军民融合转型。成都京东现代服务业产业园项目,将引入亚洲最先进的人工智能、大数据、云计算等技术,推动区域物流效率的提升;中电科(成都)网络信息安全产业园项目,总投资约130亿元,建成运营后将成为中国网安发展战略的重要支柱,助力四川打造“千亿级”信息安全产业集群,建成国家网络信息安全产业高地……
“和过去‘短平快’项目比,这些项目对经济的直接投资拉动作用更强,稳增长的能力也就更强。”省统计局总经济师熊建中认为,新项目建成后将改善相关产业环境,如交通、孵化园等,对服务业、高新技术产业等带动作用明显。
时间进入2018年,项目如何推进?2017四川省委经济工作暨全省金融工作会提出,2018年,进一步发挥投资对优化供给结构的关键性作用,继续实施“项目年”部署,扎实抓好全省重点项目和省级重点推进项目,务实办好重大投资促进活动。
项目年的四川动力将继续激荡。(记者 闫新宇)